
作为劳力士的兄弟品牌,帝舵表深受劳力士的影响,很多款式都能与劳力士找到微妙的联系:2018年推出的碧湾系列格林尼治类似于劳力士早期的“红蓝圈”;今年早些时候出现的碧湾系列专业型,也因为接近劳力士第一代“探二”而受到复古爱好者的关注。与劳力士相比,帝舵表的售价平易近人,是很多表友平替和“解毒”的理想选择。就像不久前出现的全新领潜型39一样,表径紧凑,厚度合理,配置强劲,有望成为现阶段“无历鬼”的最佳替代品。
帝舵领潜型39
众所周知,劳力士潜水表分为防水深度系列。入门级潜水员(水鬼)防水等级300米,高级海使防水等级1220米。帝舵也是如此。碧湾型和领潜型两大系列的主要区别在于防水深度:碧湾型防水200米,领潜型(39mm型除外)防水深度500米。
碧湾和领潜型由于外观接近,许多手表朋友很容易混淆。事实上,除了防水等级的差异外,材料材料、直径选择、表盘细节也有所不同。碧湾采用阳极氧化铝外圈的不锈钢外壳,该系列包括1958、金钢、青铜、陶瓷等具有强烈复古气息的子系列。表壳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色彩也是碧湾的特点之一。
相比之下,领潜型表壳采用二级钛金属制成,采用陶瓷外圈,材质更先进但相对单一。领潜型之前的表径是42mm,包括今年新的39mm,目前有两种表径选择。领潜型还有两个子系列:FXD和LHD。FXD是帝舵和法国海军蛙人特种部队开发的合作模式;LHD是左利手的特殊模式。
39领潜型基本延续了之前作品的设计风格,似乎是42毫米领潜型的“等比缩放版”。但在细节上,领潜型39具有明显的特点。首先,领潜型39取消了3点的日历显示窗口,使表盘更加简洁对称。早在2021年FXD就预示着这一点。毕竟在39毫米的表径下,日历窗口的存在感会被放大,所以可以算是配合表径的合理变化。表盘中的“PELAGOS“(领潜型)由白色改为红色字体,增强了一系列识别能力。将文字信息简化为4行,也是对39毫米表径的调整。
表径无疑是新产品最大的调整。因此,帝舵专门将数字39融入产品名称,以显示与以往手表的区别。随着“大表径”的降温,人们对表径的选择逐渐回归理性,39毫米更加精致紧凑,手腕听话,一定会受到很多手表朋友的喜爱。
薄表壳不言而喻地提高了佩戴舒适性。领潜型39的另一个惊喜是表壳厚度降至11.8mm。你知道,以前42毫米型号的厚度已经达到了14毫米,这对手腕周围较薄的玩家不够友好。领潜型39的表壳厚度略高于劳力士“水鬼”,带来了更舒适的佩戴体验。此外,为了迎合新的表面直径,表面和耳朵部分也进行了修改。
帝舵领潜型39夜光效果
熟悉帝舵手表的表友应该对广泛使用的阳极氧化铝外圈印象深刻。在陶瓷圈逐渐占据主流的今天,帝舵仍有许多新产品使用铝外圈。一方面,铝圈具有重量轻、抗冲击性好的优点。早在20世纪50年代,它就被广泛应用于潜水表中。它是经过时间测试和公认的外圈理想材料。但铝圈的缺点也很明显,易磨损的特点使其长期佩戴后表面容易留下划痕。领潜型作为品牌定位最高的潜水表系列,率先将外圈升级为陶瓷材料,并与二级钛金属表壳搭配,增强了美观性和实用性。
帝舵表原MT5400机芯
帝舵长期采用外购机芯策略,直到2015年品牌才推出首款自产机芯MT5621。“MT”取自“Manufacture TUDOR”(帝舵自产)之意,寓意简明。自2015年MT机芯推出以来,除了最初的MT56,还有MT54、MT52有三种不同的型号,对应于“大、中、小”的尺寸。MT5400机芯直径30.3mm,采用70小时动态存储、非磁性硅游丝、天文台认证等优秀参数配置,在玩家中享有良好的声誉。
型号:M25600TN-0001
总结:39mm领潜型的推出不仅带来了紧凑的表径和适中的厚度,而且通过移除日历显示窗口形成了对称的磁盘外观,这是目前“无历鬼”替代的好选择。然而,有点遗憾的是,新产品并没有延续系列一贯的500米防水等级,减少了表径和防水性能,可能为未来的迭代产品留下足够的升级空间,但在这个阶段,领先潜力39的配置仍然足够明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