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到“瑞士灰”,你会怎么办?

VS厂
顾名思义,“瑞士灰”就是来自瑞士的灰尘,是表友对表盘自带原厂灰尘的戏称。我们知道机械表的装配工艺大多是手工完成的,对制造环境和工匠技术的要求很高。诚然,手表作为一种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,随着产量的增加,控制各个环节的难度也会增加。虽然各大品牌都有严格的出厂检验流程,但所谓百密一疏,最终交给消费者的手表还是有机会有细颗粒的。在手表之家论坛上搜索“瑞士灰”一词,可以发现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反馈,从亲民到高奢侈品牌,瑞士灰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。

首先,让我们讨论一个问题,那就是瑞士灰是否是一个质量问题?我认为与划痕、污渍等组装痕迹不同,瑞士灰可以简单地擦拭和清除,不会对表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瑞士灰实际上不是一个质量问题,而是一个质量控制问题。在这方面,论坛的表弟也有不同的声音。
观点一:部分可以容忍

持这一观点的表友认为,瑞士灰并非完全不可接受。手工手表很难达到绝对意义上的完美。只要没有明显的缺陷,瑞士灰就在可容忍的范围内,这取决于如何把握这种“程度”。例如,有些手表朋友可以接受磁盘上唯一的瑞士灰,但不能容忍2粒或2粒以上;有些手表朋友可以接受较小的灰尘,不能容忍直径超过500微米的灰尘;有些人接受表盘边缘、日历窗口等部位的灰尘,不接受表盘中间等明显部位等。
观点二:完全不可接受:完全不可接受

作为消费者,花高价买手表一定有很高的期望。瑞士灰不仅会影响手表的美观,还会打击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。因为瑞士灰不是质量问题,所以不在“三包”范围内,也就是说消费者不能以此为由退货。想象一下,很多人不能接受一块新表还没盖热就要打开盖子清洗。特别是对于“完美主义”情结较重的表友,比瑞士灰更关心开盖痕迹,所以这部分表友往往选择转售手表。

观点三:自行清理干净:

第三种观点结合了上述两种观点。这些手表朋友既不愿意将就佩戴,也不愿意转售。相反,他们自己清除了瑞士灰。对于保险手表,售后处理当然是首选。如果二级市场购买的手表已通过保险,将移交专业维修机构进行清洁。但是,要注意第三方机构的资质,避免清除“瑞士灰”,同时出现更多的“中国灰”。
总结:以上三种观点是不同表友遇到瑞士灰时的处理方法。无论他们选择容忍还是打开盖子,他们最终都应该承认这对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有影响。我们也希望制造商能加强质量控制,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。

VS厂官网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为您推荐